用舊鞋溫柔包覆非洲孩子的生命——楊右任:助他們早日脫離我們
文:李牧宜
夕陽映襯著非洲小村莊,一群肯亞孩子下課了。和以往不同的是,他們不再赤腳,而是歡歡喜喜地踩著乾淨的鞋,踏出用籬笆圍住的小教室。孩子穿的這雙鞋,或許曾住在你家的鞋櫃中,也或許出自你身邊的人。
這些非洲孩子的雙足可以溫暖地被包覆,是源自三年前楊右任畫的一張海報。這張以「舊鞋・救命」出發的海報,至今已經成功募集近百萬雙鞋、幾千公斤的衣物至非洲肯亞,協助當地解決沙蚤引發的疾病。這份愛心不只穿戴在孩子的雙腳,至今仍在改變非洲孩子們的生命。
第一次和楊右任接觸是在新莊伯利恆倉庫的一場講座。原先以為這個「倉庫」只是個大型一點的車庫,沒想到抵達現場後眼前的畫面震懾住。偌大的倉庫至少有三層樓高,而講台就位在倉庫的中間,被四周堆積如「山」的鞋子圍繞著。這一袋袋的鞋子一路延伸到倉庫屋頂,正準備被放進貨櫃中,運送至非洲。當時,理著平頭的楊右任就站在台上主持,雙臂上滿滿刺青的他,開口閉口都是溫暖,都是感性。
我們那晚約了採訪時間,他笑笑地說,他會幫我準備肯亞的紅茶,讓我喝肯亞茶、聽肯亞的故事。專訪的這天走進舊鞋救命辦公室,真的有兩杯冒著煙的肯亞紅茶,坐在桌上迎接我。
人們對慈善家的印象,大多都是身價上億的富翁、企業家,似乎一定要有雄厚的資本才能做出影響力。很難想像眼前的楊右任只有30歲,住在簡單裝潢的小屋子裡,而且不但已擁有三個可愛的女兒,也同時影響著數十萬位非洲孩子的生命。
我們可能很難想像雙腳沒有鞋子保護的感覺。三年前,楊右任在非洲宣教的岳父來台抱孫女時,和他分享當地的狀況,「我看到照片中肯亞人沒有鞋穿,赤足踩在泥土上行走,直接接觸地上的垃圾、病菌,才知道對他們來說,得到這種併發症是很容易的。我的岳父當時告訴我,這是致命的」。
楊右任當下想起父親曾是鞋廠老闆,工廠歇業後家中仍有些鞋子庫存,正好可以送去肯亞。但他和太太、姊姊整理好兩千雙鞋子後塞進貨櫃,卻發現連半個貨櫃的體積都填不滿。為了填滿貨櫃,他決定設計一張「舊鞋.救命」海報放上部落格,鼓勵路過的網友一起捐出舊鞋。
原本只是牛刀小試,結果竟然得到意料之外的廣大迴響。「兩天之後,我父母的家門口已經堆了上千個箱子。舊鞋一箱一箱地來,我們想喊停都停不下來」。
為了拯救「失控」的場面,楊右任把家人、朋友,甚至整個教會抓過來整理鞋子,分類、裝袋到搬運。他們沒有資金,為了讓物資能順利送到肯亞居民手中,必須從零開始摸索,不但要取得新夥伴和志工的信任,也必須面對層層難「關」。楊右任表示,物資要從台灣寄出去很容易,但要過肯亞海關進入非洲卻非常困難,而過高的關稅背後更代表著非洲政府的貪腐問題,他們必須一一克服。
滿心的愛不足以達成目標,還得有策略。費盡千辛萬苦,楊右任終於和當地官員達成共識,若能承諾免稅、省掉中間的層層剝削,他保證將會把城市清理乾淨,並每半年寄一百萬雙鞋子進來。
費盡心思的他們終於等到貨櫃成功抵達,再一個接著一個,隨著故事不斷的傳下去,從一個貨櫃到超過四十個貨櫃,「舊鞋・救命」從一個單純的行動,演變成真正的協會。
到非洲的第一個深度對談,那位老奶奶
外表像極嘻哈少年的楊右任,說起話來有種牧師的架勢,卻又不失親和力。信仰一直是他和太太生命中最重要的根本,但他在宣教過程中卻體會到,傳福音的本質是看見實際的需要,而不是說說「耶穌愛你」後就這樣走掉。
走了精彩的三年,回想非洲的故事,楊右任說,對他們夫婦最衝擊的故事,是一位當地老奶奶曾對他們說的一句話。
楊右任形容,「我走進那個殘破不堪的家庭,大約是一個雙人床大小的屋子,一個角落拿來煮飯,一個角落用來睡覺。床鋪是幾件舊衣服丟在地上的空間,他們家有四、五位孩子。我和她聊了很久,她告訴我她如何賣違法的私酒,只為了讓孩子活著。」楊右任口中的這位老奶奶,聽起來是個失去希望和靈魂的空殼,為了眼前的孩子們苟延殘喘著。而老奶奶這麼對楊右任說:
「我多麽想喝盡這些私酒,醉死在路邊,反正生命是沒有存在意義的。」
「那個畫面衝擊到我們無法反應,只感受到身處在完全不同位置的兩個生命,一個平靜,一個卻垂死掙扎。」這也讓楊右任夫婦思考到更深遠的救助之路。楊右任說,非洲的地很大、很廣,但人民的建築能是有限的,用泥巴和樹枝也無法蓋出兩層樓的房屋;深受沙蚤疾病之苦,除了送鞋外,也要從減少垃圾、清理社區、改變生活開始做起。
為了解決當地政府無法解決的垃圾問題,楊右任和肯亞居民說,撿一袋垃圾可以換一雙鞋子,目的是讓物資發揮真正的功效,讓他們認識環保、了解工作的重要。「起初志工會說,送鞋就讓居民搶一搶,但我認為他們需要制度比需要鞋子還要多;他們需要學習誠實,也比需要鞋子還要多。我堅持更改設計了送鞋的程序,如果發鞋後他們沒有學到秩序的重要,不就間接教會他們騙搶嗎?」。
楊右任算了算說,平均可裝下五萬雙鞋的貨櫃,目前已完成四十多個,送往肯亞、烏干達及史瓦濟蘭,貨櫃也將作為當地的教室,讓當地居民不但有鞋子可穿,也有遮風避雨的上課空間。
一片小小的衛生棉,竟是非洲女孩能否受教育的關鍵
聊起「生活」,身為女性的我,又好奇發問了,「肯亞女孩們,有使用衛生用品的習慣嗎?」。原先只是小小的提問,沒想到他和我交換的是讓我更驚訝的故事。
楊右任說,非洲很多女生都沒有固定上學的習慣。起初他以為是性別不平等的社會氛圍造成,沒想到最後發現,是因為這些女孩家裡沒錢買布,生理期只好待在家中,等待經血流完了,才能回學校上課。當時懷有身孕的楊右任太太發現事情的嚴重性,便更深入追蹤。「許多女孩乾脆坐在地上,讓經血流在泥土上,還有用破布、牛皮、塑膠布塞進陰道的案例,造成感染疾病。甚至還有男性以丟棄式衛生棉作為誘因,和年輕女孩作性交易」。
為了讓女孩們恢復教育,也協助婦女恢復工作,他們開始發送丟棄式衛生棉。但即使發了上千上萬片,下個月仍然會歸零,而這些衛生棉也會成為環境殺手、造成污染,並非長久之計。
楊右任表示,真正有效的方式是能讓當地婦女自立自足、不需依賴外援,因此他們開始帶領當地居民就地取材,使用當地針線、布料製作重複性使用布衛生棉。他們希望有一天,我們再習慣不過的衛生用品對肯亞女孩們來說,不會再這麼遙不可及。
舊鞋救命近期也開始了「養雞計畫」,先借每個貧者五隻雞,讓他們慢慢藉由雞生蛋、蛋生雞的循環,養到十隻、百隻。接著可再賣掉一定比例的雞隻,購買羊隻。這個過程能幫居民建立自給自足,並在有穩定經濟能力後幫助下一個家庭。楊右任進一步解釋,未來希望與比爾・蓋茲合作,和政府合作給雞、給工具。協助讓貧民透過自己的力量,改善自己生活。「如果有一天他們能依靠自己,成功脫離了我們的援助,代表我們達成了最終目標!」
重新看待「援助」:要好的策略,還是可憐的故事?
隨著舊鞋救命的觸角延伸到許多人的心裡,楊右任常和年輕人討論「眼光」這件事。「有些人去過一次非洲,就回國說非洲人其實很開心、每天唱歌,說他們的風景很漂亮,他們才是真正『富足』的一群。然後,過了一個星期就走了」。他認為,吃玉米的人無法體會牛排的滋味,吃牛排的人,也不能評斷只能吃玉米的人是否富足。他時常提醒自己,窮人的感受,是不能由文明人在冷氣房裡的觀察去論斷的。
面對國際服務、海外勞動,許多人會對舊鞋救命提出這樣的質疑:「非洲很可憐,台灣不可憐嗎?為什麼不幫助台灣人?」楊右任解釋,事實上,團隊中有幾位核心夥伴是專門服務台灣偏鄉的。而就「舊鞋」來說,台灣人其實不缺,缺的是經費,是制度面的改革,以及心靈上的陪伴。「不少人忽略了『救助』的多元,我們都知道馬偕來台照顧窮人的過程,也都知道德蕾莎修女改變了多少事情。每人有不同的使命,重要的是大家都願意付出,只是在世界的哪一個角落執行的差別而已」。
楊右任也提到,「援助行為」必須重新被檢視,因為非洲許多地區會走向「越來越窮」,部分原因是當地當權者認為在國際上表現得越窮,才會有越多資源進來。他心中的國際服務是必須有技巧和商業頭腦的,例如,改善當地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後,必須更進一步增加就業機會。這也是為什麼他從「你必須工作,才有鞋穿」出發,耳提面命。
他深信「援助」不但要跟上時代,更要從多方角度切入,如果只是替非洲散播「可憐的故事」,只會受惠給部分的人,無法實際解決問題,更會浪費了這份愛。
22k也能做大事: 「 我曾是『問題』學生, so what? 」
搜尋楊右任的名字,總會出現「高中輟學也能翻轉非洲」「嬉皮塗鴉客送愛心」等字眼。楊右任笑著解釋,他的確只有國中學歷,小時候也很叛逆調皮,曾被警察追著跑,時至今日也有「小屁孩」的形象。但他強調,不在讀書體制裡讀書的人,不代表不愛讀書,也不代表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。小時熱愛的嘻哈文化,透露著挑戰公權力,述說當初政府種族歧視問題,他也在這種接觸過程中更認識自己。
指著雙臂上的刺青,楊右任回想起某次演講經驗,合作單位不清楚他就是舊鞋救命發起人,還致電給他詢問:「為什麼你們指派來的是小朋友,還光頭、刺青?」。他無奈地說,這通電話象徵著台灣有多少刺青的年輕人,出社會需要面對這種不合理的期待。
「啊!我今天原本要帶那張成績單來給你看的!」他突然跳起來。
「什麼成績單?」
「高中的一張學期成績單呀,很精彩,上面全是『F』,我和太太至今仍常看著它笑。我記得當年收到成績單時,我和朋友說自己一定會永遠留著,即使fail了學校成績,也不代表以後就是個failure,對吧?」
串連台灣上千名年輕志工,楊右任總是這麼和他們說:「若要讓視野要到達一定的廣度,必須要有大量的知識支撐,我們必須要不斷地進修跟閱讀」。許多年輕人想實踐夢想,但碰到資源不足的困境就止步,他舉例,若不用經濟、神學、政治或人道救援的論述去對談,大家只會覺得這個年輕人在做的事情,沒人看得懂。
採訪結束時,我們已經不自覺喝了數杯肯亞紅茶,我們放茶杯的桌上,還立著舊鞋救命夥伴和青年志工的工作照。他們一千多天來的努力,不只持續地協助非洲居民,更在台灣新世代的教育體制中掀起極具價值的服務風潮,隨著大量學生志工投入,新一代的眼界正不斷地被擴展。
從一個貨櫃到八個倉庫、一雙鞋到百萬雙鞋,舊鞋救命從簡單的送鞋行動,演變成一連串不停增生的計畫。回頭看一雙雙溫柔包覆非洲孩子雙腳的鞋子,楊右任夫婦對年輕人證明了,不是一定要在體制中才能生存,更不是一定要受限於什麼框架,才能懂得給予。
延伸閱讀:
核稿編輯:楊之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