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atest News

愛家的流浪者 好動的工程師——專訪HOMESEEN創辦人游詳閔

文:黃郁齡

「選擇人生、選擇工作、選擇職業、選擇成立一個家庭、選一台超大電視、洗衣機、車子、唱片播放器和電動開罐器....」腦裡還迴響著這段《猜火車》電影台詞, 此時我拿著訪問大綱、騎著單車直奔相約的咖啡店地下室,今天要訪問的人是HOMESEEN的創辦人游詳閔。

HOMESEEN名稱取自於台語的「放心」,是一款專為失智症家庭提供服務的程式設計,是游詳閔與他的夥伴:醫學院學生、軟硬體工程師與行銷企劃組成的團隊,目前正進行轉型成為家庭照護者醫療諮詢機器人的電子服務平台。

朋友問我,創業為什麼不選擇做酷一點的事?

做過Yahoo超級商城、在紐約設計電影場景APP、在矽谷開發差點被知名速食公司買下的食物外送APP,這些經歷每個都值得「帥到分手」,都已經決定要自己創業了,為什麼反而要選擇做一個幫失智症老人服務的程式設計?

講起自己決定創業前的經歷,游詳閔娓娓道來,「就學時期高中時唸到全校倒數前五名,上了私立大學也讀得不開心,成天就是玩滑板、逃避上課。」直到畢業前半年才開始覺得恐慌,買了一些參考書,考上政大研究所之後,那時間剛好家裡也遇到一些變故,不得不的找了工程師的工作。「剛進公司的時候一行code都不會寫,整個公司才3個人,直到我想離開的時候已經是50人的規模,在公司急速起飛時,我決定買一張單程機票告別台灣。」

2012那年他放棄了在台灣的工作,只想到那些自己不曾到過的「最遠的地方」去看看,從西藏回到台灣後,順利申請到祕魯當志工,申請上的學校叫做「HOOP」,是一間位於秘魯第二大城阿雷基帕近郊貧民區的一所小型英語學校。

P1040245

Photo Credit: 游詳閔

詳閔從12歲開始問自己,所謂的「生命」「人生」「我」究竟是什麼?到了26歲在祕魯當志工時,從當地孩子躺在石礫堆中玩著僅有的幾顆彈珠,南美洲溫暖的陽光灑在他們身上,像極了甫出生的小獸,如此純粹。他才理解:「或許那些答案根本不存在,但是我見識過生命的溫柔。」

當時每天的工作即是在小學替學生做課後輔導,小學人數大約60人,小朋友都是很窮的孩子,白天去學校義務教育,下課就去混幫派,當地蓋課後學校是除了讓孩子下課有地方來寫功課、踢球,學校也開課教孩子的媽媽做手工藝,讓媽媽賺錢養活自己。

「我渴望把自己丟到一個全然陌生的地方,想知道在面對完全陌生的語言、文化、環境時,自己會有什麼樣的反應與恐懼。明白並試著接受,唯有接受並坦然面對自己,才有安心的可能。」

從紐約到矽谷 最後只剩下一台筆電

原本計畫秘魯志工結束後,要一路旅行到南極,但在半路聽聞阿公生病的消息,總是把家人放在心裡最重要位置的詳閔,還是選擇回到台灣。回到台灣先是進了雅虎,團隊做了超級商城的APP,當時第一個版本的超級商城Android Team只有三個人。

「後來一個紐約的朋友說想創業,雖然我沒錢,但去紐約住在他家沙發,自己煮飯,過著省錢的生活」,最後的成果是做了一個旅遊APP,可以標示出紐約電影的著名場景,當時花了一個月想要做什麼,一個月做出來。

在沒有工作簽證的狀況下,又想要陪家人,所以就在台北、美國兩邊跑來跑去。在那段時間,每天起伏都很大,早上起來覺得要征服世界,晚上又覺得自己一事無成,每天重複簡報跟被電的輪迴。

IMG_0511

Photo Credit游詳閔

游詳閔在紐約開發的旅遊APP,可以讓使用者透過程式找到紐約的著名電影場景。

最後因為經驗不足,沒有順利把這個成品賣出去,卻因此誤打誤撞得到了去矽谷的機會,和一群很猛的同事一起工作,「當時我們做了很多奇怪的事,比如寫了一個程式可以檢測有沒有人在用廁所,只要有人進去就會亮燈;我們也寫了一個零食的APP,可以管控零食的存量,這些奇怪的事情反而讓我開始覺得寫程式是好玩的。」

即使最後公司倒了,詳閔也坦承自己並不難過,因為在矽谷的這段經歷,盡力了也學到很多東西,看盡了大起大落,最後只剩下一台筆電。

結束了在矽谷的工作後,詳閔又開始認真思考自己能做什麼,「一方面想繼續當工程師,工作和收入能維持穩定,但同時也想自己創業,後來覺得好像沒那麼急著要做工程師,想到生命歷程、想到我媽跟外婆,於是又回到台灣。」

HOMESEEN的種子 來自媽媽的一張畫

去紐約之前,在整理家裡無意中看到媽媽畫的一張圖,「圖中左邊是畫我跟我妹,畫中是兩個小孩,右邊是畫我外婆躺在床上,因為外婆失智,媽媽那時候在照顧他」,圖左邊寫著:「照顧小孩感覺很好,因為我知道他們會成長。」右邊就寫說:但照顧媽媽,讓我很辛苦、很傷心,因為我知道他會越來越壞。」這件事就放在詳閔心上。

「為了找到真的值得和想做的事,我那時候利用Design Thinking的方式畫了一個圖,區分三個區塊,把自己覺得可以發展的方向填進去,我畫成一個象限,包括緊急跟困難的程度,另一端是能不能被其他方式滿足,後來我覺得失智症是最痛的,也很難被其他東西滿足。」

我問詳閔,當他決定要自己創業後,家人的想法是什麼,他笑著說:「家人的態度當然反對啊!我都騙他們我有穩定薪水,但我根本沒有。他們覺得30歲以後,就是應該要有房子、有車子,都為我這個決定感到很緊張,但我覺得如果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買房子就去買,那才緊張,我爸也是創業,做食品高湯粉,可能是因為他失敗,所以才叫我不要創業。其實我自己也很清楚創業或當志工,這樣的選擇並不是一件信手拈來就能做到的事,如果你真的沒錢了你哪有時間去當志工,評估自己的能力後,這是我決定做HOMESEEN的原因。」

詳閔分享,當開始HOMESEEN之後,其實也不是一路順利。那時候參與了永齡健康基金會所支持的H. Spectrum,有點像是給完全沒創業經驗的創業夏令營,也認識了現在團隊的成員,「當時我花了3、4個月去跟每個夥伴聊天,去確認誰跟我比較合拍。最後找到這個團隊。我們設計了一個網路問卷請照護者填寫,收集很多失智家庭,收集生活在意的事、最痛苦的是什麼,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兩個回答,一個受訪者回答:『不知道這樣日字要過多久?』,另外一位則是:『每天都不知道要怎麼辦才好,找不到人可以幫她解決問題。』」

於是有了HOMESEEN的第一個版本:「放心遊戲包」,也在今年參與銀享全球銀髮創新提案中得到了首獎的肯定。「初衷其實是想透過桌遊這個媒介,幫助失智家庭設計屬於自己的非藥物療程。讓失智症患者找回自己生活的步調,也讓照護者有更多選擇互動的方式。」最開心是聽到使用者分享回饋時說:「家裡的笑聲變多了」,但同時也發現,有更多來使用服務的家庭,不一定是失智患者,很多年紀很大身體還算健康的長輩,平時生活真的很無聊,一週一、兩個小時的服務,不該變成喘息服務或是人力派遣。

19549814_10203235187597678_1745681012_o

游詳閔提供
詳閔和媽媽合照

每個人都值得更好的變老方式

「選擇人生、選擇臉書、推特、INSTAGRAM,並期待某個人、在某個地方會在乎?」《猜火車》第一集那群年輕人的故事成為經典,誰知道過了二十年,當年的痞子都變成無聊的大人,再過二十年,等伊旺麥奎格60歲,你還期待看到什麼?

台灣近年積極推動長照2.0,規劃了各式各樣的政策,補助款項變多了,但問題一樣:「沒有年輕人想來做長照這個東西,訓練、人數都不夠,醫療產業錢拿很少,但做一大堆事。」

因為跟家人深厚的感情,也因為自己走過那麼多地方,詳閔從媽媽照顧外婆的身上,看到自己與同一輩年輕人不得不面對的問題。「長照這件事情多數人都會遇到,總有一天會落在我頭上,我希望是積極地解決問題,而不是被動的遭遇。」照顧長輩這件事沒有顧問可以問,但長輩可能有一些需求,例如規劃他的飲食與每天活動,這個應該是需要一個計畫,他希望HOMESEEN接下來的服務能夠照顧到這個面向。

「我覺得是我在做的事可以make something different,而每個人都值得更好地變老的方式。」詳閔分享自己面對群眾時,很多人跟他說你做這個是浪費時間,老人就等著死就好了,丟到安養院,與其想長照,不如去想安樂死的規劃。「但我覺得每個人出生都會死,人生最後這段時間,我希望可以讓大家更舒服,老實說,當我媽走到生命的最後,我希望那些時間她可以過得舒服。」

「因為這一段時間的投入,我才能同理我媽當時照顧外婆的辛苦,這個辛苦是沒有參與的人無法體會的,以前我無法理解覺得她一直在抱怨一樣的事,但真正做了這件事,了解長照的處境,才總算能體會。」

問詳閔這一路來,有什麼事情讓他覺得挫折,他是這樣回答的:「我覺得所有的失敗都不能說是真的失敗,我成長過程就是一個很常碰壁而且格格不入的人,國小跟老師吵架、國中被排擠、高中、大學又不喜歡唸書,為了抗拒自己的格格不入,所以我一直想找一個環境讓我比較踏實。當一個工程師或許可以很安穩,很有成就感,但我想做出一個可以被記得的東西,即使是為了一直在忘記的人服務。」

「就想試試自己能走到哪裡,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,沒有什麼好損失的,」他說道。

核稿編輯:李牧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