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atest News

年輕能享受被小看的感覺:簡報小聚用「溝通」掀起一場革命

文:朱家儀

「我們希望掀起一場華人簡報界的革命。」

這句氣勢十足的話,是BFA簡報小聚(以下稱簡報小聚)的雄心,而這樣的雄心也可以從簡報小聚舉辦首場活動的主題「1911」略窺端倪。1911是辛亥革命發生的那一年,暗含一個簡報小聚品牌,九大合作簡報部落客,一個線上社群媒體,以及一個線下定期聚會。

一艘船,兩個人掌舵

簡報小聚的靈魂人物有兩位,楊陽和林大班。楊陽大學時期主修廣告,2008年踏入網路行業,先後在雅虎、人人網與百度從事業務拓展、產品設計及行銷工作,並曾兼任人人網與百度學院簡報內訓師。而大班過去的工作則是擔任蘋果優質經銷商STUDIO A大中華區招聘及培訓總監,負責兩岸三地的人才招聘與培訓工作。

背景如此不同的兩個人,在創業的過程中卻是相輔相成。楊陽充滿自信,言談間妙語如珠,講話流暢、思緒快速的他,能夠輕鬆地營造出舒服的談話氛圍。相對而言,大班溝通起來更加穩重,一字一句,理性而契合要旨。在訪問的過程中,大班不時在楊陽恣意延伸的談話中,提醒他將話題拉回(「說這麼多,你還沒有回答到人家剛剛的提問呢!」)。

直至聊到自己開辦Big Talks早餐會以來印象最深刻的故事,才得以一窺大班穩重下的熱情。Big Talks是一個讓不同領域的人分享經驗、建立人脈的早餐聚會。

創立Big Talks的想法,源自於大班過去在社交場合上受挫的經驗。一般的社交場合想要拓展人脈往往效果不佳,主要有三個原因:第一是人數太多;第二則是舉辦時間通常是在晚上,大家下班後可以「順便」去,而不是專門前往,動機不足;第三則是現場有酒。

在Big Talks上,大班邀請前來參與的大家分享自己生命中的「關鍵事件」,不論是自己旅行的見識、與家人相處的經驗,或是自己抗癌的故事,只要是在人生中被細細收藏起來的風景,都歡迎與大家分享。

為了讓前來參與的人能夠真正建立連結,大班在Big Talks開始了三項實驗:時間一律辦在假日早上,讓大家「專程」前來;並將人數限制在4~6人;最後一個也是最大膽的規則「不准聊工作」。

「開始分享這些故事之後,你真的會停不下來。」而這些故事的串聯,也間接開啟了大班自己人生中的「關鍵事件」——也就是與楊陽的認識,以及簡報小聚的誕生。

在百度兼任百度學院簡報內訓師的經歷,加上念研究所時期的接案經驗,使得楊陽有了用簡報創業的念頭,並於2014年10月推出了POWER FOR POINT品牌。隨後不久,在看過大班撰寫的一篇文章<專業,就是用對方聽得懂的話,去告訴他不懂的事情>後,楊陽決定報名參加Big Talks和大班的公開課程。兩人初次見面便決定一起創業,一個負責簡報訂製設計,一個負責簡報培訓。

Image_uploaded_from_iOS_(7)

攝影Vivian Lee

在Big Talks上,大班邀請前來參與的大家分享自己生命中的「關鍵事件」,不論是自己旅行的見識、與家人相處的經驗,或是自己抗癌的故事。

一開始,兩人需要花費許多時間向人們解釋簡報的重要性。一次偶然的機會,朋友建議他們舉辦一場活動,讓來賓看到素人簡報以及經過專業指導的簡報之間的差別。這才有了簡報小聚2015年7月的那場「1911」主題首場活動。

創業伊始,兩人難免出現思維與決策上的爭執,在花了約半年的時間溝通、磨合後,團隊才正式走上軌道。「你可以在工作上爭執,但要避免失焦,也要避免傷感情,傷了感情之後,講什麼事都不對了。」 

年輕,意味著更多的試錯機會

簡報小聚是一個專注於職場溝通的平台,亦是台灣首個簡報溝通主題社群。獲得2017年未來大人物的提名後,他們在活動網頁上這樣介紹自己:

「我們致力於為職場人士提供最好的『溝通』學習與分享平台,喚醒每個人的職場影響力,提升華人整體簡報水平。除了在線上平台提供簡報溝通相關的資訊與文章,也定期舉辦線下聚會,讓參與夥伴透過實體活動與簡報同好相互交流,現場向簡報專家請益諮詢,共同見證改變的力量。」

在很多人的觀念裡,簡報製作並不是一件難事,學校作業要用到、面試要用到、開始工作後與客戶的報告也可能用到。不過,簡報發表每個人都會做,但有誰敢誇口自己做到了真正有效的溝通?也因為在大家都以為「簡單」的領域中發現問題,才有了簡報小聚的出現。兩年來,簡報小聚團隊幾乎將台灣的簡報圈更新了一遍,並重新制定標準。對於平均年齡不超過33歲的兩位發起人,是如何做到的呢?

「雖然還有很多困難和挑戰需要我們去克服,但簡報小聚為什麼可以走到現在?這意味著以前的問題是很大的。」台灣聚焦於簡報與溝通藝術的部落客與講師雖說不少,但一般民眾若想尋找學習資源,仍須花費大把時間成本。一個彙整各類簡報資訊與溝通的社群平台呼之欲出,而簡報小聚就是在這種背景之下誕生的。

在楊陽的認知裡,如果過往的簡報交流領域是銅牆鐵壁,那任憑兩人怎麼努力都可能難以攻破,而就是因為看到現有體制裡的問題並且把握契機,簡報小聚才有崛起的機會。

Image_uploaded_from_iOS

攝影Vivian Lee

因為在大家都以為「簡單」的領域中發現問題,才有了簡報小聚的出現。(左:林大班,右:楊陽)

每個月,簡報小聚會舉辦由「主題分享」與「自由交流」兩個環節所組成的線下聚會。「主題分享」由三位講者(Before、After、Pro Speaker)依次帶來20分鐘的簡報溝通故事。在下個月的聚會上,Before Speaker將在與三位駐場簡報人一對一交流內容企劃、視覺設計、表達呈現後再次登台,成為After Speaker。定期聚會可以讓參與者看見Before Speaker簡報溝通能力的提升。

「旁人眼中唉聲嘆氣的問題可能就是自己的機會,這樣的理念絕不僅止於創業。不妨試想,如果一家企業完全沒有問題,那它是否還需要雇用你做為職員?正是因為公司有問題,才需要雇用你讓它變得更好。」

「年輕人若是遇到公司、部門、老闆有問題,不要覺得太難過、透不過氣來,因為那都是等著你顛覆和改善的機會」楊陽說,「一個社會再怎麼不好,總是有機會的。問題越多,年輕人的機會也越多。」

然而在社會上,其實不乏有人不看能力、純粹因為兩人的年紀就給予質疑的情形,他們也確實遇過許多次客戶因為年紀而質疑他們能力的經驗。「年輕是一種資本,因為它代表著你有更多的試錯機會。」面對各種質疑,大班理出了自己的一套想法:「年輕人其實可以享受被小看。」當被小看的時候,由於對方期待的降低,當有了不錯的成果就容易讓對方超乎期待。而對楊陽來說,年輕人在面對社會主流或既得利益者的質疑而喪氣時,不妨這樣鼓勵自己:「台灣是你們的,也是我們的,但歸根究柢是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的。但台灣真的是我們的嗎?也不一定,台灣是我們的子孫的。」

世界永遠屬於年輕一輩的人,因此永遠不要因為自己的年紀,以及他人鋪天蓋地的質疑而畫地自限。

核稿編輯:李牧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