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歸溝通原點,用語言打開台灣旅遊新視野——MyTaiwanTour創辦人吳昭輝
文:彭振宣
對MyTaiwanTour的創辦人吳昭輝來說,溝通是從最基本的「語言」開始的。由於家中從事旅遊業的關係,吳昭輝從小就有機會接觸外國的事物。15歲出國,直到研究所才回到台灣念清華大學。
體驗過美國與台灣兩種不同學風的吳昭輝,很直率地談到了台灣教育與美國的不同。他提到台灣的教育很注重邏輯思考,這是一件好事。但相對的,台灣的家長與教育卻幫孩子想的太清楚,以至於讓台灣的孩子沒有自由發揮的空間:
「誰規定你一定要念補習班,誰規定你一定要考台大。父母這麼說,因為他們的父母也是這樣告訴他們。這是為了什麼?因為他們都是為你好,為了你在社會上可以生存。」
或許有人會覺得,家裡就是旅遊業,從小又能出國接受外國教育。吳昭輝的背景這麼好,他會不會就只是一個靠家裡資源創業的富二代?吳昭輝談到,家裡確實資助了他100萬元創業,但其他的資金則來自於他過去在華航工作所存下來的薪水,以及來自銀行的融資。他也談到在現行法規下,一個年輕人想要投入旅遊業需要多少的資本。
在現行法規下,開旅行社至少需要資本額650萬,再加上辦理品保跟各種證件的花費,共需要準備至少800萬的資金。但開旅行社不可能沒有準備交通工具,如果不跟既有的車行合作,自己開車行要準備資本額500萬。加上法規規定,新成立的車行至少需要10台新車,如果一台車算100萬,新車總成本就需要1,000萬。加起來,總共需要2,300萬。吳昭輝笑說,如果一個年輕人有2300萬,他幹嘛不去炒房地產,怎麼可能會跑來創業?
當然,政府設立這麼多嚴謹的規範,原本的立意是為了保障消費者。但就如同家長總是為了子女好而立下種種的規則,但這些規範墊高了年輕人創業的成本,間接造成了許多有理想、有創造力卻欠缺背景與資源的年輕人,無法投入市場,帶動產業的良性競爭。
外國是給你足夠的空間天馬行空,台灣是沒有足夠的空間給你天馬行空。這就跟創業是一樣的環境。你知道獨角獸嗎?就是十億美金未上市的公司,所有獨角獸你看到的幾乎都發生在美國。
台灣很難發生,是因為你不能有夢。
在種種限制之下,吳昭輝觀察的最後結果,便是造成台灣的旅遊業也變得非常封閉。他舉例,Airbnb在日本已經就地合法,但在台灣這樣的商業行為仍屬於非法。在外國早已蔚為風潮的「目的地旅遊」,在台灣也幾乎沒有旅行社在提供這樣的服務。
因此吳昭輝在清華念書時參與了電子商務的相關課程,便打算成立經營「目的地旅遊」的公司。希望透過深入的深度旅遊行程,把台灣文化介紹給世界各國的旅客。但當實際投入這一行時,吳昭輝才發現他太看輕「溝通」這個概念。
在MyTaiwanTour成立的頭半年,幾乎沒有接到半個客人。吳昭輝回憶,當時他認為帶外國人體驗台灣文化,就是要深入探訪隱藏在台灣各地的秘境。因此他規劃了諸如嘉義燕子崖、桃園蝙蝠洞、日月潭貓囒山等深度旅遊景點。但實地接觸外國旅客後,才發現他們根本沒有興趣。
原因其實很簡單,對外國人而言,台灣本身就是一個從來沒聽過秘境。因此比起華山藝文特區、四四南村這些特色景點,台北人自己覺得平常到不行的台北101、中正紀念堂之類的景點,對第一次來台灣的外國人來說就已經很新奇了。這就像我們台灣人如果第一次去法國,還是會先想去巴黎鐵塔、香榭大道這些知名的景點一樣。
然而外國人都只是想去這些平常的知名景點,那目的地旅遊跟那些普通旅行社大量出團的廉價旅行團,差異究竟在哪裡呢?吳昭輝說,這其中的秘訣,正好就是「溝通」的重點。
對外國人來說,他們來到從未踏足的秘境台灣,自然會對任何事物都感到新奇。然而他們最後能不能深入的了解台灣,關鍵就在於帶領他們遊覽的「導遊」是否能讓他們了解他們所體驗到的一切,是在什麼樣的歷史文化下所形成的。而這就需要導遊能夠與每位遊客有深入的互動,細緻的帶領他們了解旅程中所看到、聽到、吃到的一切事物。
而在了解到這一點後,為了確保每個旅客得到的解說都有足夠的品質,吳昭輝將MyTaiwanTour的每個團都控制在6到12人,當旅客有客製化要求時,甚至會控制在更少的人數。而另一點,便是要求每位導遊,都必須要有非常好的英文能力,因此MyTaiwanTour的導遊,平均多益成績都在900分以上。但吳昭輝仍時常舉辦公司內部的進修課程,希望公司員工具備足夠的外文能力,他表示,從旅客來到台灣前的電子郵件往來,就必須能確切的了解客人的需要、制定相應的旅遊計畫。
與吳昭輝一開始創業時的想像不同,現在參加MyTaiwanTour的外國旅客,往往有著各式各樣神奇的需求:
例如有的旅客會要求我們幫忙搬家、有的遊客想要求婚。還曾經有一個美國學校的女生,因為父母不在身邊,生日那天希望我們安排一位司機,載著他在台北繞一繞。
曾有不少導覽經驗讓吳昭輝印象深刻,他舉例,曾有一位德國人因為喜歡台灣的女記者,因此想來台灣看看,為期八天花了15萬,希望能環島一周。而在這八天中,吳昭輝親自開車陪這位德國人跑遍了台灣大小景點。後來過了幾個月,這位德國男性追求的女記者突然給了MyTaiwanTour別的案子,竟在洽談時,意外地又見到了那位德國人。
那位德國人說他當初只是好奇想來台灣看看,沒想過會再來第二次。但吳昭輝招待他的那八天,讓他感受到台灣人的熱情,所以他還想自己再來台灣看看。
另一個例子是一對老夫妻。這對任職香港中文大學的老夫妻,50年前曾經來台灣玩過,50年後舊地重遊,希望能再一次重遊50年前玩過的景點。在老夫婦到台灣前,提供了他們50年前來台灣旅遊的照片。而MyTaiwanTour的團隊,便上山下海的去幫他們找遍那些地方。
例如其中一張照片中的中式涼亭,跑遍陽明山後才發現是在花鐘旁的一個池塘。更有趣的是當年老夫婦去野柳,在「仙女鞋」旁拍照,而今因為地質變動,仙女鞋已經下降到海平面附近,成了遊客不得進入的危險區。這個經驗也讓吳昭輝感受到滄海桑田的感慨。但最後老夫婦完成心願的喜悅,讓整個MyTaiwanTour的團隊都相當滿足。
比起一般旅遊,這種目的地旅遊需要花更多的時間進行前置作業。吳昭輝舉例,導遊可能要為了要找到老夫婦當年的景點,花10個小時去實地比對。但這樣的用心也讓導遊們結識了許多跨國友誼;有駐日美軍來台灣觀光後,招待當時帶他觀光的導遊去自己的沖繩駐地觀光;也曾有某位導遊日後過境澳洲,他曾招待過的澳洲家庭為了見他一面,開了幾個小時的車到機場。
這些經歷都讓MyTaiwanTour的導遊,得到了金錢報酬以外的許多無形回饋。
最後,吳昭輝談到,從MyTaiwanTour的創業經驗來看,要推廣台灣的深度旅遊,恐怕不能一開始就預設外國人已經對台灣有基本的了解,然後拚命帶外國朋友去看所謂的「深度」景點。而是透過「溝通」從一些平易近人的小吃、大眾景點開始,一步一步用細節讓外國朋友對台灣產生興趣,鼓勵他們認識更深入的台灣文化。
他表示,過去台灣的旅遊業重視效率,這是一項優勢,但過度偏重效率的結果就是讓台灣在旅遊體驗的細節上越做越粗糙。而相反地,深受台灣人喜愛的日本觀光業,便是在細節上下了很大的心力。
吳昭輝舉了一個例子。像是日本的餐廳,會在洗手間擺放漱口水跟牙籤,這就是從細節上替顧客顧慮到社交上的形象,這就是用心。如果說你在飯店刷牙,飯店直接送你一條牙膏,這是浮誇,但像餐廳替顧客想到在廁所這種私人空間提供小盒裝漱口水,這就是在細節上的用心。這是日本觀光業強大的地方,如果能夠結合台灣人做事的效率跟日本人的用心,就會是最強大的力量。
展望未來,吳昭輝希望能持續推動目的地旅遊,並結合日本在旅遊業上用心的經驗,持續優化MyTaiwanTour的旅遊產品。而對未來有志創業的年輕人,吳昭輝認為最重要的兩個條件,就是擁有把事情做到極致的熱情,還有思考自己的事業可以帶給社會什麼樣的貢獻。
對吳昭輝來說,台灣的教育讓年輕人從小就具備務實的邏輯思考,但如果可以加上勇於做夢的勇氣,就會成為台灣青年面對世界最強大的競爭力。
核稿編輯:李牧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