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後做過部落客、貓中途奶爸、網頁設計師、雜誌總編輯,都是人生不同階段的際遇。老師口中從沒正式上過一天班的傢伙,仍在創業的路上打滾著。創辦《窩抱報》,期許透過獨立媒體的可能性,將過去被視為小眾的動物議題推及至大眾生活中。這不僅關乎動物,也關乎環境,更關乎你與我的日常生活。
人的一生,儘管滄海一粟,卻幾乎不可避免地需要利用動物,無論食物或寵物皆然。在環境意識抬頭的當代,我們卻仍將牽涉其中的「動物」視為小眾的存在,甚至以理所當然的消耗品來看待。
20多年前西方提出動物福利科學時,在台灣普遍聽聞譏笑或諷刺:「人都吃不飽了,還管動物做什麼?」隨著社會脈絡的發展,我們逐漸開始省思人類、動物、環境,三者之間的依存關係,進而學會尊重。
2012年,一邊在設計公司焦頭爛額的同時,硬是發起了「窩窩——即刻認養網」平台,揭露收容所動物一旦入所就開始12天的生命倒數真相。
2013年,舉辦數場以流浪動物為名的插畫展與攝影展,試圖透過畫作與攝影勾起人們心中柔軟的那一塊。
2014年,體認到自身雖持續參與動物保護運動,卻難以有長遠的著力跟影響力,於是逐漸萌生紙本雜誌窩抱報的概念。計畫於2015年付諸實行,以獨立媒體的形式踏入出版市場,希望能透過紙本的溫度,記錄與傳遞關於牠們的故事。
動物與你我的生活息息相關,牠們依靠著我們極力拯救的自然環境,微弱地生存著。從動物的處境就能推演人類未來的生活樣貌,若我們的目標是生態平衡、彼此共存的理想國度,那麼現今還有著極大的落差需要補足。《窩抱報》的使命,是藉由探討與你我切身相關的動物議題,進一步反思人類與世界的共存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