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始終相信,社會一切的改變始於對話。
我是冼義哲,一個有非常多精采生命故事的人。
今日的我,是來自故鄉澎湖一點一滴的栽培;而這24年來我的生命故事,很多時候也是澎湖命運的縮影。國小一年級時,人生第一場真實「不平等的對話」是我參與政治的啟蒙,讓我決定投入改變的行列。
在過去的生命經驗中,因為同儕的謙讓,讓我有機會參與校內、縣內各類型國語文、英語文競賽,並獲得好成績;一路走來因為師長們的指導,讓自己得以累積許多語言方面的訓練經驗。高中時期創立辯論社,更在同學們的協助下,將過去所學貢獻為學校的養份;也在這段期間,奠定下赴台求學之後各類公共參與的基礎,讓我能夠對於時事、藝文等各類領域有充分論述的能力。
2009年,澎湖第一次博弈公投,當時所有人都認為公投會過,開賭場將是澎湖必然的宿命。卻有一群愛護澎湖環境、不忍社會變質的前輩走上街頭,挨家挨戶宣傳反賭場的主張。靠著紮紮實實的對話,面對面、人對人,他們打贏了一場小蝦米對大鯨魚的保衛戰。
那時我開始相信,公民社會的力量,可以改變政治。
公投後,我完成高中的學業,與多數澎湖青年一樣,離開澎湖到台灣求學。在開拓人際關係的過程中,結識不少離島離鄉子弟。基於貢獻所學回鄉的共同使命下,開始關注離島人民權益問題,並積極組織團隊。
就讀大學期間,正逢台灣民主化的關鍵時刻,我先後發起青年組織、政黨等團體,為提升公共政策品質奉獻心力。也開始參與行政院各部門舉辦之活動,擔任桌長、會議主席等工作,甚至代表台灣參與國際會議。
每當大學寒暑假時,我便帶著自己的團隊夥伴回到故鄉,舉辦一系列青年培力活動,希望從教育層面著手,提升故鄉的競爭力。另一方面,天下雜誌開設專欄給我,讓我可以盡情書寫,為各項議題發聲。
2014年太陽花學運,我與夥伴發起「青年佔領政治」運動,致力於推動台灣第八次憲法改革,並鼓勵青年參政。同年,青年佔領政治夥伴與護樹運動幹部共同創立樹黨,我擔任第一、二屆中央執行委員,輔選許多參與該年九合一基層大選的青年候選人。在我們的輔選下,許育綸以第四高票當選竹北市民代表。
2015年,因為修憲運動未能成功,而第二次博弈公投山雨欲來,加上看見青年返鄉的種種困境,我決定返回澎湖參選立委。雖然沒有當選,卻創下青年參選立委的許多紀錄,包括最年輕的候選人、澎湖最高得票的青年立委候選人等。
2016年,23歲的我接下樹黨共同黨主席一職,改寫台灣最年輕主要政黨領導人紀錄。同時,我將選舉團隊幹部改組為澎湖青年陣線,開始積極組織澎湖青年。我們先後參與馬糞海膽保育運動、婚姻平權、反對設置焚化爐、公車霸工、文化資產保存、環境保護、樹木保護、新台華輪案、反核廢料運動等。其中最重要者,莫過於打贏第二次博弈公投,再一次成功擋下賭場。八比二的選票落差更是澎湖歷來選舉與投票中差距最懸殊的一次。
我們努力透過一場又一場行動,開啟所有對話的可能,讓島嶼勾勒出新的發展藍圖,點亮這個世代的新願景。立足澎湖、發展台灣、放眼全世界,青年將站在時代改變最關鍵的位置。我們責無旁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