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是三位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的藝術工作者,「三明治工」的起點來自我們在樂山教養院的志工經驗。我們在服務的過程中觀察到,國內規模較小的社福機構在資源與金錢募集上往往有困難,尤其社福領域缺乏宣傳與設計人才,更難以被社會大眾看見。
為了扭轉這個困境,我們試著與所學結合,將藝術設計導入公益。2012年成立三明治工,名稱取「三名志工」的諧音,象徵著社會服務的根本精神。
三明治工的目標有三:「建立認同」「公益創新」和「連結社會資源」。我們努力發掘服務對象的特色和故事,透過藝術設計加以發酵,並建立大眾對於弱勢群體的認同,同時連結不同領域的夥伴與資源,使社會福利得以進行橫向延展。
「三明治工實驗室」則用「一起玩」的精神,與不同領域的非營利組織合作藝術計畫,用藝術做公益,跳脫販賣可憐的形象,改變社會對弱勢的觀感。例如與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合作的「極速傳說」策展,把輪椅回收零件改裝成障礙實車場,以趣味的方式彰顯無障礙環境的重要性;透過造型特殊的「公益餅乾報」、「敲敲話信箱」的點字卡片等服務,企圖刺激大眾翻轉「公益=可憐」的刻板印象,創造社會認同的價值。
只要一點點的創意與同理心,服務其實可以很不一樣。我們深信,跨領域創作的思維能夠為「公益」帶來更多想像與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