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提名大人物名單 X 教育領域


大人物 - 教育領域

陳家慶  

28歲

「極憲焦點」創辦人
溝通能推動我們抬起頭、動手向上爬,是我們一起推動「改變」的開始

我是陳家慶,來自台中,台大法律碩士畢業。對世界的好奇會隨著時間演變成質疑,進而形成改變的渴望。一次次的溝通與行動讓我了解,唯有成為改變的一部分,才能回應自己心中的疑惑及源自好奇的渴望。

大學階段,我加入國際經濟商管學生會(AIESEC),在2008年推展東南亞專案。新南向政策絕不是「轉移生產基地」或「推展台灣國力」,而是重新省視自己,與周邊鄰近真誠地學習,糾正以往對移民移工的歧視;2012年,我赴美參與Ambassador Program,參訪華府各智庫,就人權、軍事、貿易、衛生等層面與國會議員交流。

2014年三一八運動後,我與系上同學在全國各地舉辦法律推廣講座。對我來說,這不是推廣法律知識的講座,而是一個共同思考問題的旅程。人民描述著抽象的法律在社會上造成的苦痛,而學法律的人必須用所學,回應這些困境。

在溝通的過程中逐漸發現改變的可能,往往令人振奮。這是一個深層的挑戰,不同知識背景的人理解彼此的觀點,然後針對爭議進行分析,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。溝通與行動之間的距離愈來愈短,這個過程也讓我們離改變愈來愈近。

2014年我開始參與公民憲政推動聯盟,一個倡導「由下而上,全面憲改」的非政府組織。在組織中,溝通就是行動。我們透過草根論壇,在各地討論憲法問題及修正方向、藉由立法遊說,建構一個參與更為廣泛的修憲歷程。雖然2015年的修憲努力功虧一簣,但每次討論都使憲法與人民的距離不再那麼遙遠。

憲法的修正就是一個透過溝通達成改變的過程。

我與朋友在2016年創立了「極憲焦點」,一個建立憲法與群眾間橋樑的新嘗試,整合社會議題,提供值得信賴的法律相關資訊。我們邀請許多朋友針對當前的法律議題提供QA問答集,就生活可能遇到的法律問題製作懶人包。在國人肯亞遣返案、南海仲裁、台鐵集體休假等議題當中,極憲焦點看到不同立場的論點激烈交鋒。我們也透過網路提供相對白話的解析,希望在後事實的年代中促進更為健全的溝通環境。

從東南亞到華府,從實地的立法遊說到網路的議題分析,我在不同地方領略溝通的困境與挑戰,但也從中體會推動改變的美好。那種逐步堆積里程碑的過程,以及踏實往前走的感覺,雖然總是一點一滴,但感覺還是超棒的。

【溝通的價值在哪裡?】

溝通是了解自己的過程,準備好了才能進行溝通,從互動中發現更好的自己。這跟滾雪球一樣,是可以增加對象,也可以從中生產更多行動方案的活動。

我們唯有先仰望天空,才有向上爬出深淵的動力。而溝通就是推動我們開始抬起頭及動手向上爬的過程。我相信人類是很脆弱的,對於未知有太多恐懼,這個世界也有很多爛透的事情,可是透過溝通,我們有一起突破的可能,一種改變的可能。

相關報導連結

馬上分享
這位大人物的故事值得更多人看見!
返回教育領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