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謝宇程,執著於「人生現場」的研究者;從自然科學轉到社會領域,從公共政策到個人生涯,最後停在「學」和「業」這兩個字上。
「學」—學習、教育、取得知識的過程塑造了我們的信念與思維,讓我們用特定的框架看世界,甚至決定了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。
「業」—專業、企業、產業不只關於一筆收入,也決定了我們生活的形貌、我們在世界上造成什麼影響,以及世界怎麼對待我們。
科技、經濟、世界快速變化,「學」與「業」也該快速改變因應——但僵化的思維以及利害結構,卻讓過時的制度繼續綁架現在的學生與教育人員。我們都是受害者,常常也是加害者。如何從當前的僵局中脫困,這是當前最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問題。
在過去的五年中,我大量撰寫專欄文章。除了在商周、UDN鳴人堂、想想論壇、台大科教中心、東森雲論等平台,透過專欄長期分享觀察與見解,我也撰寫了一本「生涯規劃」教科書、出版了《做自己的教育部長》、《人才,自造者》兩本書,試圖提供整體的行動方案。
近兩年內,我擴大了思考與構想—「學」不僅是為了「業」,更是為了社會整體創造更好的「未來」。在這個思維下,我發起「未來有問題」專案計畫,透過影音工具,邀請許多具有前瞻思維的人,對社會闡述我們的理想。
我相信良好的溝通關鍵,不在華麗投影片、精美詞藻,也不在演講技巧。而是了解他人的好奇心,以及為他人調整自己的積極意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