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來自高雄。政大廣告系畢業,現職「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」長工。
大學時期在《四方報》擔任志工,發現台灣社會對東南亞的了解相當貧乏,即便是身邊常出現的移民移工,我們與他們之間的對話也相當有限。2014年我獲得雲門舞集「流浪者計畫」的資助,在印尼、東帝汶旅行了三個多月,從磨辣椒醬、用手抓飯開始學習印尼的生活方式,也在這過程中深深受到其文化吸引。
返台後不久,我加入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的籌備工作。2015年的最後一個星期天,我開始在台北車站大廳擺書攤,定點定時提供東南亞朋友休憩與閱讀的空間,後來台中及高雄的東南亞書攤也相繼開張。
書攤計畫不僅想扭轉大眾對公共空間的思考,也試圖透過書本的交換,讓知識去階級化。席地而坐,就是我們心中對平等的實踐。
在書店裡花費我最多時間的事情,是和這些東南亞朋友的交談。雖然八成以上藏書都是我看不懂的東南亞語文,但事實上,那些最精彩的故事不是來自書本,而是在這一次又一次的對話溝通與經驗交換之中產生。
往後的日子裡,我時常往返印尼,甚至偶爾跟著移民移工朋友回家。這些平凡的個體,有各自對生命的追求。他們豐富了台灣的臉譜,也讓我們有機會看見彼此的故事。而我的角色,就是把這些故事交換出去,讓更多人看見他們的生命。